close
 

 

 
圖片來源:dreamstime

幾年前,芬蘭孩子的閱讀能力在PISA 測驗中常居世界之冠,雖然近年來芬蘭風光不再,我仍常從生活中感受到,芬蘭人重視閱讀的力量。我的孩子阿雷正處於學齡前年紀,在養育他的過程中我發現,其實學齡前就有很多為孩子閱讀能力紮根的「關鍵」。

0歲的歌謠繪本和幾乎無所不在的圖書館

芬蘭社會福利局會發給每個準媽媽一個「媽媽盒」,裡頭裝滿各式各樣的嬰兒衣物用品,還有一本由 政府贈送給每個孩子的「詩歌繪本」,繪本用厚紙板作成,色彩鮮艷,很容易吸引嬰兒,鼓勵爸媽們常對孩子念謠,健康中心的護士也強調,多讓孩子聽爸媽念謠唱 歌,孩子會在無形中吸收語言韻律節奏,對將來語言學習很有幫助。

此外,芬蘭是全世界圖書館最密集的國家,我常看芬蘭爸媽推著推車或背著孩兒,在圖書館的兒童區裡盡情玩耍閱讀,圖書館每周也有固定的說故事時間,邀請爸媽帶著孩童來聽故事。

芬蘭人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,在軟硬體條件上用心培養孩子樂於閱讀的環境,原以為這就是關鍵了,直到我的孩子阿雷上了幼兒園一年後,我又有了新發現!

4歲的孩子,竟然還有個「閱讀預備能力」評量?!

在我家阿雷滿4歲的前後,我們收到來自市政府的一封信,告訴我們,將有一位特殊教育的老師,到幼兒園與他做一對一的「閱讀預備能力」評量!

芬蘭的幼兒園,一向沒有任何正式的「學習科目」,孩子們的主要活動就是玩,包括老師帶領的團體遊戲和自由遊戲時光,幼兒園裡甚至沒有給孩子很正式的評量。然而,政府居然要派專門的老師來「評量閱讀」?

這個評量並不是測驗阿雷認得多少字母或單字 , 而是用兩分鐘的時間,評量孩子「閱讀的預備能力」,是否已有同年紀孩子的平均水準。家長也需要填寫資料,包括家族或自己是否曾有閱讀障礙等,作為參考。

測驗的那兩分鐘,只有特教老師和孩子單獨在場,因此我們並不知道測驗實際上的內容,只知道大致上是測試孩子對於芬蘭文音節、聽音的分辨能力,以及是否有興趣了解和辨識字母之間的不同。因此,孩子不需要有關於字母或單字的「知識」。

這個由芬蘭研究機構在2011年發明的「閱讀預備能力」新評量,芬蘭文名為LUKIVA,是為 3歲半到5歲半的孩子所設計,一般在4歲前後舉辦,雖然芬蘭孩子正式上小學的時間是7歲,但是根據芬蘭研究指出,在那之前的一到三年,已經是學前孩子在生 活中累積「閱讀預備能力」的關鍵期,由於閱讀能力會影響將來所有學科的學習,因此特別用這個評量,以「早期評估」孩子在閱讀能力的「準備」上,是否需要可 能的協助。

芬蘭專門派特教老師去每一間幼兒園,一對一的評量每個孩子,要找出「可能需要幫助的孩子」,及 時提供協助,這反映了芬蘭人「把資源留給需要幫助的小孩」的教育觀,同時,也反映出他們的學前教育理念:小孩不見得需要學認字,但是一定要及早了解發現, 孩子有沒有閱讀的預備能力和興趣,因為這樣的能力,才會真正影響孩子的一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威爾斯美語板橋 的頭像
    威爾斯美語板橋

    威爾斯美語板橋分校

    威爾斯美語板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